首页

优美之家 女王

时间:2025-05-30 02:05:20 作者:蒙曼驳斥民进党当局“去中国化”:中华文化根植于民族基因 不是说不要就不要的 浏览量:51029

  5月28日,第二届海峡两岸中华文化峰会在北京开幕。中央民族大学教授蒙曼在接受采访时,驳斥民进党当局“去中国化”行径。她强调,两岸同文同种、同根同源,有共同的历史和未来。

  蒙曼以即将到来的端午节为例,指出两岸民众均有吃粽子、划龙舟等习俗,大陆粽子有“甜党”“咸党”之分,台湾也有北部蒸粽、南部煮粽之别,这正是文化大同小异的生动体现。

  她进一步表示,中华文化深深根植于民族基因之中,不是说不想要就不要的,它不是以个人意志为转移的。(记者 刘超 朱贺 制作 岳子岩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农工党北京市委会举办2024健康北京大家谈

“我希望把这首歌送给三位年轻的运动员,在年轻的战场上,他们值得所有人为他们骄傲鼓掌,这首歌也同样激励着我在明年继续上战场,让大家为我骄傲鼓掌!”谢震业说。

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精神,他们这样说

可惜的是,张尚云记事时,外公早已因工受伤退休,回了甘肃武威市民勤县,而张尚云跟随父母生活在莫河骆驼场。因此,关于驼队和外公的事,大部分是从老一辈驮工那里听来的。

国家矿山安全监察局公布2024年第一批典型执法案例(非煤矿山)

近日,诗人臧克家之女郑苏伊在北京接受采访,向记者讲述了这样一段历史。1926年秋,臧克家与当时的许多青年人一样,受到新文化运动的影响,为了寻求光明而来到当时大革命的中心——武汉,报考了黄埔军校武汉分校。郑苏伊说,父亲这些人怀揣着报国理想,都是不贪生怕死、不求升官发财的热血青年。担心受到阻拦,父亲是离开济南后才告诉家人的,他给他祖父写了一封信,说“此信达时,孙已成万里外人矣。”

(身边的变化)内蒙古史大姐的30年小镇创业路

1993年2月,中国青年报副刊发表了乔叶的散文处女作《别同情我》,父亲身患癌症去世的那一年,乔叶才15岁,六年后,她用这篇文章怀念父亲,文中她写道:“我父亲是一个沉默寡言的人平时感受不到他存在的意义,他去世了,感觉这个家的天塌了。父亲的存在就像身体的骨架,虽然看不到,但他就是支撑。而母亲的意义则像衣服,温暖把你裹起来”。

风云四号B星正式接替A星 为更多共建“一带一路”国家提供服务

紫藤是我国著名的观花藤木,与凌霄、忍冬、葡萄合称四大藤花。其栽培历史悠久,在中国古典园林中运用颇多,尤其是南方庭院里十分常见,多在廊架旁种植,也可做盆景。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